明中都城
门票·开放时间:
电话咨询
景点简介:
中都建有内、中、外三道城。外为中都城,周长60余里,开9门。中为禁垣,周长15里多,开4门,曰午门、东华、西华、玄武门。城内有正殿、文华和英武两殿,文、武二楼,东、西、后三宫,金水河、金水桥等。正南午门外,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内外,还有城隍庙、国子监、会同馆、历代帝王庙、功臣庙、观星台、百万仓、军士营房、公候第宅、钟楼、鼓楼等。《中都志》称“规制之盛,实冠天下”。 历六百年余载,中都城内外建筑皆毁,仅剩皇城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观其旧址和遗物,仍可见巍峨壮观之一斑。 皇城城墙雄伟坚固,皆用大城砖砌筑,已发现署有22个府70个州县及大量卫所、字号铭文砖。砌砖所用的灰浆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材料混合而成。在城墙的关键部位,甚至用熔化的生铁代替灰浆灌铸。所以在明代的二百多年中,城墙完好无损。午门券门及楼台四周基部,总长500余米的白玉石须弥座上,镶嵌着各种珍禽异兽、名花瑞草;而南京、北京两个午门基部券洞两端仅有少量花饰。殿址上的石础,每块直径2.7米见方,础面正中半浮雕蟠龙一圈,外围刻有翔凤。北京太和殿石础直径仅1.6米见方,且是素面。石望柱、栏板、御道丹陛等,也都雕刻着龙凤。特别是皇城内外的建筑布局,继承宋、元传统,开创明清新风,成为后来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蓝本,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门票:
电话咨询
最新生活资讯
- 未来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与极端天气预防方法:可持续...
- 2023年极端天气预警与防范指南:气候变化下的...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深层原因与应对策略:气候变化...
- 极端天气现象的全球变暖趋势与气象灾害预防措施全...
- 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应急方案与防护措...
- 全球气候变化未来趋势:极端天气频发与应对措施最...
- 2023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成因解析与应对策略...
- 气候变化对未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极端天气频发背...
- 极端天气频发趋势分析:气候变化健康隐患与气象预...
- 气候变化最新动态:全球变暖应对策略与极端天气预...
- 极端天气预警与应对策略:暴雨、高温、干旱的防范...
- 极端天气频发如何应对?解析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预...
-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解析:全球变暖影响与极端天气频...
-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极端天气预防与...
天气预报导航
天气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