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客家围垄屋
门票·开放时间:
电话咨询
交通概况:
1、在广州市各汽车客运站乘坐途经广汕线到增城客车,到中新镇,转乘到福和的公共汽车,转摩的到光布客家围垄屋。 2、自驾车:广汕公路(经长安收费站)→九龙镇→中新镇→福和→坳头村→光布客家围垄屋。
景点简介:
位于福和坳头岗埔村,是广州地区独一无二的围垄屋,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目前已被广州市列为内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通宽38.8米,通深36.2米,面积1454.56平方米。该围垄屋平面呈半月形,建筑在0.4-0.8米高的台基上,围垄四周外墙有1.5米高的椿墙,椿墙上建起了约30米高的泥砖墙。整座围垄屋的中间部分为二进深的祠堂。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边有衬祠,依次分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硬山顶,瓦面,船形正脊,人字形封火山墙,檐下有两柱。天井两侧设庑,分别隔为四小室,外庑顶高大,与两前进自然屋顶融接一体,观似蝶形,仅檐下一部分成廊。二进形制与一进略同,而明间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设堂位拜祖,后面是厅,两边有侧门敞通前后,并又经后门出往祠堂外的鹅卵石铺砌的半月形空地上。祠堂的外边,是23间之多的扇形环屋带。屋带以后面正中部分为最高,顶有龙船脊饰延伸向两边稍低,屋带两边均无脊饰直到环绕至祠堂正面成一大平面,转砌成锅耳封火山墙作边墙,傲然耸立。山墙与祠堂头进之间有屋顶飞跨接连,俨然一体,下辟边门。围垄屋外平地左右各有一对旗杆夹,平地前面原是一个与围垄屋同一大小的半月形池塘,富有创意。据村史记载,其家族由陈如蓝率领自兴梅焦岭迁至此地,建屋而居,前后320年有余。
位置:
福和坳头岗埔村
门票:
电话咨询
- 全球气候变化最新趋势:解读极端天气成因与长期影...
-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极端天气防护指南解析
- 极端天气频发:未来城市生存指南与家庭防护策略解...
- 气候变化最新趋势:解读极端天气、全球变暖与可持...
- 未来十年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解析:极端天气应对与可...
- 近期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下的健康隐患与科学应...
- 气候变化最新趋势解读:极端天气防护指南与可持续...
- 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解析:极端天气预防措施与可持续...
- 2023极端天气预警: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家庭健...
- 未来十年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极端天气防护措施全解...
- 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频发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 气候变化最新影响:极端天气预防措施与可持续发展...
- 揭秘极端天气的成因与应对策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