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
更新时间: 2025-05-02 02:37:32
1、【教学目标】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体味文句意蕴,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意图,理解所总结的历史教训。鉴赏论证结构,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感受文章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2、【教学重难点】理解下列重要实词的含义: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当、礼、宜、故事、颠覆,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得、非、或、相、势,掌握文中重要虚词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了解六国破灭的及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从中总结历史教训。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3、【课时安排】两课时
4、【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提纲: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5、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写作意图:对照课本“战国七雄形势图”补充史实;提问: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那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六国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为什么说贿赂秦国才导致六国相继灭亡?
6、总结论证方法:集体朗读课文前两段。思考:作为一篇史论,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又严密地做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两个分论点,那么这两个分论点能不能颠倒顺序?作者这样提出论点有什么好处?明确:不能,因为“赂”是主要的,“不赂”是次要的,下文第三、四段分别照应了这两个论点展开。论点的提出开门见山、提挈下文、总贯全篇。文章开头,单刀直入从正反两面提出论点,容不得人反驳。第二段,设问呈疑,代读者提出疑问,接着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进行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一气呵成、前后相应的浑然一体的气概。
7、布置作业: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熟读课文,并阅读教材配套读本“兴亡的评说”三篇史论。
六国论教案 相关文章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多维影响及可持续...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
-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当前气候变化趋势下极端天气应对措施与...
-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当前应...
- 气候变化最新趋势解析:极端天气应对策...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
-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全球气候异常波动背后的关键诱因与家庭...
- 极端天气频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与全年应...
- 未来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
-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象灾害应对...
- 辽宁省沈阳市2025-05-0121...
- 河南省信阳市2025-05-012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