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恐龙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25-05-09 10:58:41
风神翼、三角龙、霸王龙、小盗龙、禽龙等。
1、风神翼龙:风神翼龙是一种翼手龙,也叫披羽蛇翼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约8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风神翼龙翼展超过11米长,它是人类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神龙翼龙科是先进而缺乏牙齿的翼龙类。名称来源是阿兹特克文明里的披羽蛇神奎兹特克。
2、三角龙:三角龙为角龙科的植食性恐龙一属,一种巨型四足植食恐龙,在完全成年后全长大约8-12.5米,臀部拉直高度3.8米左右,一般体重9-18吨,最重超过20吨。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500万年前。
3、霸王龙: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
4、小盗龙:小盗龙意为小型盗贼,是一种在中国辽宁省九佛堂组发现的小型驰龙科恐龙,生存於白垩纪早期巴列姆阶,即约1亿3000万至1亿2550万年前,目前已发现近10个完整化石。
5、禽龙:禽龙,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禽龙是种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
骨骼特征:
对于体形庞大的植食性恐龙来说,力量是最重要的要求。它们的腿骨庞大而结实,足以负担巨大的身体。同时,它们进化出了一种巧妙的构造,减轻了其他骨骼的重量,而不会造成力量的衰减。
那些体形更小的、行动迅速的恐龙则进化出了一种在现代动物身上也可以看到的特点:薄壁长骨。这种骨骼如同一根空心的管子,薄薄的外壁由重型骨骼构成,而骨骼中央则是轻得多的骨髓。行动迅速的植食性恐龙,如橡树龙,就有这种薄壁长骨。我们可以假定这种骨骼是为了减轻重量,从而在逃离天敌时获得更快的速度。
白垩纪恐龙有哪些 相关文章
-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气象台发布海区大风...
-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气象台发布暴...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气象台发布雷...
- 河南省平顶山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广东省肇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