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特点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25-04-30 20:41:17
1、主体的特定性。挪用公款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2、挪用行为表现多样。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挪用”,要满足三个条件:
(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
(2)行为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3)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
3、行为人想使用而不想占有。
4、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款。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特点有哪些 相关文章
上一篇:不招生同等学力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夏季怎样防蛇
其他相关资讯
- 辽宁省辽阳市2025-04-3019...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2025-04-...
- 辽宁省抚顺市2025-04-3019...
- 河南省南阳市2025-04-3019...
-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5-04-...
- 云南省思茅市2025-04-3019...
- 云南省昆明市2025-04-3019...
-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5-04-...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5-04-...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
- 山西省忻州市2025-04-3019...
- 河南省南阳市2025-04-3019...
- 吉林省通化市2025-04-3019...
- 辽宁省辽阳市2025-04-3019...
- 广东省清远市2025-04-3019...
- 广东省肇庆市2025-04-3019...
- 河南省南阳市2025-04-3019...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
- 极端天气频发原因与应对策略:全球变暖...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应对...
天气预报导航
天气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