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
更新时间: 2025-08-13 17:00:24
1、研读原文。
只有研读好原文,才能对原文的内容和主旨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
2、确立感发点。感发点是读后感的中心论点,又是文章的“入手处”。
一篇文,一本书,一部影视片,一出戏剧,内容有简有繁,线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观点有深有浅,写读后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怎样确立感发点呢?方法很简单。我们研读某篇作品后,必然会受到启发,有所感悟,而我们受启发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或几点),就可以确立为“感发点”。例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思想、品格等特点或最有价值的言论、行动。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所反映的某种问题或普遍性的规律。议论文的感发点,一般是所读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其他文体感发点的确立的与此大同小异,不一一赘述。
3、述读与发感。
述读,指对所读文章的出处、篇名、作者、感发点等方面的交代,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篇读后感的由来,要发什么感。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让读者不明白你的“感”由何而发。发感,是在述读和感发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引申,联系实际进行发挥,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联想与引申的原则是,要围绕感发点,要与原文材料有密切的联系。对联系的内容和实际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或抒情,这样“感”才会深刻。这也是展开读后感主体部分最主要的方法。
另外,在论证感发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两种论据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所读原文的材料,二是联想和引申的材料。
4、读后感的结尾
结尾可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发人深思。“文无定则”,内容决定形式,采用什么形式结尾,要根据读后感的类型而定。
写好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 相关文章
- 暴雨天如何用湿度计精准控制烘焙温度?...
- 明朝小冰河期究竟有多冷?4℃降温如何...
- 暴雨季房屋渗水?3个防水参数+5个养...
- 阴雨天为什么更容易让人情绪低落?5个...
- 阴雨天听歌音质变差?揭秘湿度对耳机表...
- 暴雨来临前,佛经中的气象智慧能给我们...
- 梅雨季湿度飙升80%?4招科学防潮让...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气象台发布雷雨...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气象台发布雷雨...
-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
-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
-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
-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气象台发布...
-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
- 阴雨天会影响家居风水吗?4个气象参数...
-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气象台发布...
-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