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白居易赏析
更新时间: 2025-05-04 18:52:57
1、《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2、《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长恨歌白居易赏析 相关文章
-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湛江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气象台发布...
-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气象...
- 金沙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大方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强风黄色预警信号
-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
-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