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手抄报内容
更新时间: 2025-10-05 18:03:00
1、普通话的历史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2、推广普通话的好处
(1)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人们开始自觉地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3)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
普通话手抄报内容 相关文章
- 青海省海东市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橙色预...
-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
-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
-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自然资源局和尧都区...
-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自然资源局与乡宁县...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临安区气象台发布雷...
-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蒲...
- 山西省吕梁市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气象台...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气象台...
-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气象...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应急管理局、大宁县...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气象台发布...
- 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
-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