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南桔江北枳
更新时间: 2025-10-04 03:37:03
一、出处。
1、原文:“江南桔江北枳”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译文:“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权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后人遂用“南桔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似乎用于贬义稍多些,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比如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登陆中国后,由于“水土不服”而明显偏离了其“真谛”,就被形容为“南桔北枳”。淮南的桔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二、原因。
1、橘:橘子树,常绿乔木,树枝细,通常有刺,叶子长卵圆形,果实球形稍扁,果皮红黄色,果肉多汁,味酸甜。
2、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上有刺,叶为复叶,有小叶三片,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绿色,味酸苦。也叫枸橘。
3、橘和枳是两种不同种类的植物,二者基因型也不同。“南橘北枳”的说法实际上源于古人观察不周而造成的误会。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繁殖橘苗。橘只能耐零下九摄氏度以上的低温;而枳能耐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低温。当人们把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培育橘苗,从淮南移到淮北,由于橘树忍受不了淮北冬季低于零下九摄氏度的低温,橘树地上部分冻死,而地下部分的枳砧却安然无恙。当次年春暖花开时,砧木树上的不定芽萌发长成了枳树,过几年就开花结实了。古人不明究竟,误认为是水土条件不同导致橘变成了枳。
为什么江南桔江北枳 相关文章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气象...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气象...
- 天津市天津市宁河区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气象台...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气象...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气象台...
-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四川省广安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贵州省毕节市2025-10-0323...
- 河南省南阳市2025-10-0400...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20...
- 陕西省安康市2025-10-0400...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2...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20...
- 安徽省安庆市2025-10-0400...
- 重庆市重庆市合川区2025-10-0...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