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打米工具滤子
更新时间: 2025-04-30 04:19:15
四川以及北方某些地区称臼为“对窝”“擂钵”,称配套用的杵为“对窝棒”。制材有木质,有石质,铁质。
很早以前用来舂米的基本都是石对窝。一般有60乘80厘米大小。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在某些农村还可以见到这种古老的工具。一般用于舂捣药材,各类果仁等,可用来将各种东西舂成粉,或糊,酱状。古代不叫打米,叫舂米。把米放在一个石槽里,用巨大的木舂,使米与谷壳分离。
古老的打米工具滤子 相关文章
其他相关资讯
- 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频发:成因解析...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气...
-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背后的科学...
- 未来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极端天气预防与...
-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解读:极端天气频发背...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气象台发布...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2...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2...
- 甘肃省白银市2025-04-3001...
-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5-04-300...
- 气候变化最新解读:极端天气的成因与未...
- 2023年极端天气现象解析: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最新解读: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气象台发布...
-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
-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解析:极端天气应对策...
- 近年极端天气频发的原因与应对策略解析...
- 全球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及未来趋...
-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背后的真相与家...
天气预报导航
天气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