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倍思亲,清明习俗知多少
更新时间: 2025-08-13 11:29:21
上坟扫墓。这是清明节第一大习俗,在古时,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自从唐代以来逐渐与清明合并,才成了清明节中必不可少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一年之计在于春,四月清明,春回大地,万事万物生机盎然,正是出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而且成长也较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直到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放风筝。这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也可作为一种运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在这方面,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办的是有声有色。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时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悠久,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制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动物毛塞满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时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到宋时,发展达到鼎盛,风靡一时。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此外,插柳也有消灾避邪之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正说明了柳树顽强的生命力,这对于现在改善环境有很大的益处。
每逢清明倍思亲,清明习俗知多少 相关文章
- 降温10℃会让血压飙升?心血管专家教...
- 去大西北跟团好还是自由行好?一篇帮你...
- 寒潮来袭,如何用精准气象数据保障大棚...
-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气象...
- 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
- 湿度超过70%时健身会消耗更多卡路里...
-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
-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气象台...
- 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气象台发布...
-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
-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气象台发布雷雨...
-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