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有什么风俗
更新时间: 2025-09-28 09:05:28
1、把面发
腊月月二十八把面发,准备主食了,发面,在过去没有速效发酵粉,普通面它不容易搁,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也有二十七把面发出来了,二十八这天开始蒸枣花就是蒸带枣的,这些带馅的。按着老理儿说,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老北京人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老北京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如今,外面卖的馒头花样繁多且价格不贵,所以平日自己发面蒸馍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每到年关,很多人还是会按照老辈传下来的习惯,在腊月二十八这天发面,准备第二天蒸馒头。
腊月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过去,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十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
2、蒸枣花
在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3、贴窗花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八有什么风俗 相关文章
-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气象台发布...
-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气象台发布大...
-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气象台发布大雾...
-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
-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湖北省宜昌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四川省巴中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