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习俗
更新时间: 2025-04-30 05:34:45
1、节日:侗族一年中的各种节会活动不下百处(次),仅黔东南侗族地区一年之中就有各种节会活动84次。有全民族普遍过的节日,也有一村一寨、一族一姓的节日。春节、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牛神节、芦笙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最为隆重。节日的内容广泛,涉及时令、生产、祭祖、信仰、姓氏、英雄、爱情、娱乐、体育等。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汉族传统节日。
2、婚恋:侗族社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每逢节日,农闲或劳动之余,姑娘和小伙子们便聚在一起唱歌游玩,用歌声来播种爱情的种子。这种社交活动南北地区有所不同,北部地区是白天在山坡上进行,称为“玩山”或“赶坳”,聚会的地方叫“花园”;南部地区通常在晚上的家中进行,男方称“走寨”,女方称“坐夜”,习惯称为“行歌坐夜”。侗族的婚姻,一般都经过“说合”、“订婚”、“迎娶”等过程。北部地区还有“讨八字”的习俗。解放前,曾流行姑舅表婚,姑妈的女儿要优先嫁给舅家为媳。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婚后新娘即返娘家,遇有农忙、节日或重要事情,接回夫家住数日后又返娘家,有的往返数年,直到怀孕生子后才长住夫家。
3、丧葬:侗族丧葬实行土葬。正常死亡的成年人可以埋入祖上的坟山,非正常死亡的人或未成年人夭折则埋于僻静的荒野。贵州从江和黎平一带过去有“停棺待葬”的习俗,人死入殓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待本房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人都死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4、侗戏:侗戏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侗戏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由贵州黎平腊洞的吴文彩(约1798-1845年)首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有民间戏班近500个,传统和现代剧目近千出。
5、诗歌:侗族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抒情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侗族习俗 相关文章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气候危机:成因、影...
- 云南省曲靖市2025-04-3002...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2025-...
- 山东省烟台市2025-04-3002...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2025-...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2...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气...
- 江西省景德镇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气象台发布沙尘蓝...
- 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气候变化背后的关键...
- 全球变暖与极端天气频发:未来趋势下的...
-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
-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沿河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 2023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解读:极端天...
-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未来应对策...
- 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变暖应对措施与气象...
- 海南省保亭县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