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魏延结局
更新时间: 2025-08-14 07:03:40
1、首先,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示诸葛亮在临终前设下一计,令马岱怂恿魏延大叫“谁敢杀我”,趁其不备斩杀魏延头颅,方才奏效。但是,在陈寿《三国志》等正史中,却没有这些记载。一定程度上,关于诸葛亮下令要处死魏延的说法,也是缺乏史料佐证的。按照正史上的记载,公元234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
2、对于诸葛亮来说,猜到生前猜到魏延可能会不服从命令,这是孔明基于魏延性格的判断。当然,从后面的情况来看,魏延确实没有服从诸葛亮的遗命,而是希望掌握蜀汉大权,并再次北伐曹魏。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不管魏延是否服从自己的遗命,其态度都是“随他便吧”。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给出“随他便吧”的命名,一方面是确保蜀汉大军可以有序撤退,保留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对于人才凋零的蜀汉,魏延确实是难得的一位人才和经验丰富的老将,爱才的孔明也舍不得除掉。
3、《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实际上魏延自始至终都没有叛逃之意,他只是一心想杀掉杨仪,结果到了最后自己却送了命,也是凄凉可叹。当然,对于魏延之死,直接原因就是其本人和杨仪的长期不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魏延高傲的性格,促使其得罪了众多蜀汉文成武将。在魏延、杨仪争斗的消息传到后主刘禅那边时,大部分人都站在了杨仪这边。而且,魏延的部下也是纷纷背叛他,促使魏延被马岱斩杀。
4、最后,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延自负、傲慢,不好相处,也为最后不好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有一句: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用现在的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当然,关于魏延之死,没有史料表明这是诸葛亮有意安排的,也即魏延之死,根本原因还是其性格高傲,和杨仪等人结仇,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吧。此外,魏延至死都没有背叛蜀汉的举动,这也是需要肯定的。简而言之,魏延是一个忠心耿耿、但性格有问题的将领。
正史魏延结局 相关文章
- 湿度超过70%时,这些食材竟会悄悄变...
- 梅雨季湿度飙升80%?4招黑科技让家...
- 为什么台风天钓鱼反而更容易爆护?气压...
- 青甘大环线|海拔4000米的极致震撼...
- 阴雨天如何用湿度控制水彩晕染?3个温...
- 极端天气如何影响你的股票收益?3个关...
- 极端天气如何影响你的股票收益?3大数...
- 暴雨天开车总打滑?胎压2.5和2.2...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
-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东省潮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
- 广东省河源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
-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气象台发布大雾橙...
- 广东省惠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气象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