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开始“打酱油”,酱油是哪个朝代发明
更新时间: 2025-05-01 21:42:30
道盐早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如今作为三大美食国家之一的中国又有哪些特色的饮食文化呢?大家都知神农氏时期就已出现,历史意义不言而喻。那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带来什么呢?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打酱油”这个词,那不知道同学们知道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酱油最早出现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吗?又是谁发明的呢?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而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
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中国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
肉剁成肉泥再酦酵生成的油,称为“醢”(即肉酱油之意)。另有在造酱时加入动物血液的版本的酱称为醓。可见《诗经·大雅·行葺》之一句:“醓醢以荐”。黄兴宗认为《齐民要术》内所指的“豆酱清”,可能是植物酱油的前身。
酱油在宋代已被人们接受:酱油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两本着作中:《山家清供》记载用酱油、芝麻油炒春荀、鱼、虾。《吴氏中馈录》记载用酒、酱油、芝麻油清蒸螃蟹。此后,酱油一词还出现在1360年《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元《易牙遗意》,1591年《饮馔服食笺》,1680年《食宪鸿秘》,1698年《养小录》,1750年《醒园录》,1790年《随园食单》,清《调鼎集》卷三、卷七。
宋朝人将加工酱和豉得到的各种酱汁,称为酱油,作为调味品开始在中国的饮食中流行。到清代,酱油的使用远超过酱。在1790年《随园食单》中酱油已经取得重要地位。日本文献中最早使用酱油一词的是1597年的《易林本节用集》,但酱油的生产法,可能在此之前已由中国传入日本。
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此外,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自古开始“打酱油”,酱油是哪个朝代发明 相关文章
- 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频发:成因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气象...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气...
-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
-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
- 湖北省襄樊市襄州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湖北省襄樊市老河口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湖北省襄樊市枣阳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湖北省襄樊市宜城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近期气候变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及全球变...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气候危机:五大关键...
-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极端天气频发?202...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气象...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岳普湖县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