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俗之北京清明节吃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9-22 14:12:42
寒食清明的节日形成,源于晋文公为纪念“功不言禄”的贤臣介子推而设的节日,是我国颇具影响的古老传统节日之一。寒食节是冬至之后的第105天就是寒食节,一般跟清明节相差一两天,因为相近,人们常把这两个节日看做是一个。想知道北京在清明节这一天的什么吗?有兴趣的就和小编一起走进北京文化看看吧。
传统的“寒食节”又称“换火节”,说的是家家户户烧了一冬的炉膛,开春后要灭火清理了,所以家里停火一两日,只能吃凉食了。因此旧时北京很多家庭都在寒食节的前一天准备出次日的食品,大多是一些小吃,逐步就演化出了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绝。
所谓“寒食十三绝”其实是清朝时睿亲王府家清明节上坟祭祀的时候,在朝阳门外一家饽饽铺订购的食品,在祭祀时摆成了阶梯状的十三层,为“十三阶”。这个做法后来传到海淀的八旗营房,被叫成了“十三绝”,满族八旗营房的人们就用13种普通小吃组成“十三绝”。
寒食十三绝是什么?有一种说法,“寒食十三绝”具体包括:蹄烧饼、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糖卷馃、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另版“寒食十三绝”:奶油炸糕、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面茶、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
旧时北京清明节也讲究供奉四样糕点,每样四块;花也是清明寄托相思不可缺少的元素。用四种鲜花为基料,恢复了传统花韵四品:菊寄相思、寒燕报春、元宝旺财、佛手赐福四样祭祀用糕点,分别代表相思、吉祥、多财、多福四种内涵。四品又谐音“思品”,是清明祭奠亲人朋友的佳品。
食俗之北京清明节吃什么? 相关文章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气象台发布...
- 海南省五指山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 海南省白沙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海南省屯昌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湛江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
-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海南省乐东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气...
-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气象...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气象台发布...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气象台发布...
-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海南省东方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
-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海南省文昌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
- 海南省昌江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