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食俗(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
更新时间: 2025-08-12 04:14:49
自古以来受到地域、生产方式和气候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南北的文化差异始终存在。在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生活方式的饮食上面,二者存在的差异最为明显。带来的疑问就是冬至是吃汤圆呢还是应该要吃饺子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北方冬至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南方冬至吃汤圆
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广东潮汕人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的时候,他们也有吃汤圆的习俗,而且有“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的说法,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
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面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制成汤圆。对于江南人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因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节气食俗(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台风天飞机反而能准时起飞?揭秘...
- 大西北几月份旅游好一点?这篇攻略告诉...
- 气象雷达升级后,暴雨预警能提前多少分...
- 暴雨天房屋漏水会影响风水气场吗?3个...
- 寒潮来袭时,这5种暖身美食如何影响体...
- 青海自由行攻略穷游|人均2k玩转天空...
-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气象台发布...
-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气象台发...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气象台发布...
-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气象台发布大雾橙...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气象台发布...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气象台发...
-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气象台发...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气象台发布...
-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气象台发布大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