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晋侯稣钟
更新时间: 2025-05-02 02:33:31
据说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先进的消防设施,先进的自动化文物图书与楼房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晋侯稣钟。
晋侯稣钟
晋侯稣编钟是一套打击乐器,全套共16枚,因随葬于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第七代晋侯稣的墓中而得名。编钟的14件,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收回入藏,其余两件在清理发掘晋侯墓地8号墓时出土。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排编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谐和的编钟。
编钟有铭文355字,首尾相连刻凿在16件钟上,这种在铸造好的青铜器上刻凿铭文的方法,在西周十分罕见。铭文叙述了周王三十三年,周王亲征东国、南国的事迹。晋侯稣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因此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日历,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全套钟共十六件,可分为两组,每组八件。第一组为大钟,纹饰浅而细,第二组为中小型钟,纹饰深而阔。从造型上来讲,两组编钟也有细微的差异,研究者认为它们虽并非同时铸造,但音律却非常和谐。钟上铭文为利器刻凿而成,笔画转折处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连刻凿,笔道才能连起来,刀痕至今非常明显。
更重要的是,经过除锈处理后,刻凿在这16枚钟上的文字竟然可以连读。355个字的铭文,完整地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率兵随周王巡视东土、征讨叛乱部落,并立功受赏的事。而这是我国浩瀚的古代史籍所没有记载的,因此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晋侯稣编钟的铭文,是现今第一次发现将近3000年前西周的器物所刻的铭文。编钟发现之后,专家们配置了不同硬度的青铜利器,在青铜上刻凿文字,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早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期,山西人已经制造出了像钢铁一样坚硬的工具在青铜器上刻字,晋侯稣编钟铭文,也成为改写中国冶金史的宝贵资料。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晋侯稣钟 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多维影响及可持续...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
-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当前气候变化趋势下极端天气应对措施与...
-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当前应...
- 气候变化最新趋势解析:极端天气应对策...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
-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全球气候异常波动背后的关键诱因与家庭...
- 极端天气频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与全年应...
- 未来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
-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象灾害应对...
- 辽宁省沈阳市2025-05-0121...
- 河南省信阳市2025-05-012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2025-...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2025-...
- 陕西省汉中市2025-0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