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更新时间: 2025-09-22 19:46:41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遗留下来的文物也是惊赞绝伦,让人叹为观止。很多放在现代也仿不出来的国宝,堪称价值连城,很多文物是国家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之极。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为大家介绍下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被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文物鉴赏
此彩绘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
陶缸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左绘有鹳鸟一只,昂首挺立,六趾抓地,二目圆睁,口含一条大鱼;右绘一把石斧,斧头捆绑在竖立的木棒上端。
作者为表现鹤的轻柔白羽,把鹳身整个涂抹成白色,犹如后代中国画的“没骨”画法;石斧和鱼的外形则采用“勾线”画法,用简练、流畅的粗线勾勒出轮廓;斧、鱼身中填充色彩,犹如后代中国画的“填色”画法。由于这幅画具备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画法,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中国画的雏形。
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相关文章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
- 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
-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
-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
- 广东省中山市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
- 广东省惠州市2025-09-2217...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20...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20...
- 广东省梅州市2025-09-2217...
- 广东省东莞市2025-09-2218...
- 福建省泉州市2025-09-2218...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
- 广东省茂名市2025-09-2218...
- 广东省肇庆市2025-09-2218...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