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的四大文化及其相关介绍
更新时间: 2025-05-12 23:35:33
从奴隶制社会开会至今,我国已经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而在奴隶制社会之前我国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新石器时代。那么本期民族文化带大家了解一下,新石器时代的四大文化及其相关介绍吧。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半坡文化
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西安半坡遗址面积大约五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共墓葬区三部分。房子有氏族公共仓库和家庭住房,住室内有烧火的灶,居住区外围还有排水的壕沟。制陶的窑址计六处,以红地黑花的彩陶为主。墓坑计250处,按血缘序列安葬,随葬品多是尖底瓶和陶罐。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的仰韶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四大文化及其相关介绍 相关文章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气象...
-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辽宁省抚顺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气象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气象...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气...
-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气象台...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气...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气象台发布...
-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气象台...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气象台...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气象...
-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