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的名词解释及文化类型
更新时间: 2025-08-04 08:19:52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文化,仰韶文化也是其中的一种,而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对仰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本期民族文化带大家了解一下,仰韶文化的名词解释及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的名词解释
仰韶文化也叫彩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距今约六千年,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和中游。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故名。后陆续在西北、华北等地发现多处。其中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发现最有代表性。这时期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渔猎为辅,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
仰韶文化的文化类型
由于仰韶文化内涵丰富,分布地域辽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依据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参照学术界传统看法,将仰韶文化划分为六区、五段、19个类型(或遗存):
在仰韶文化区系中,关中豫西晋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已发现遗址约2000多处,自1921年发掘仰韶村开始至2000年,已开展80年的工作,发掘遗址最多,揭露面积最大,发现遗迹遗物最为丰富,区内有5个文化类型:零口二期遗存、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
甘青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西区,已发现遗址1000处左右,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
豫中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区,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百处,主要分布在郑洛一带,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石固五期遗存、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秦王寨类型。
豫北冀中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北区,发现遗址很少,约100处,其中豫北约30—40处、冀中南约50处左右,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北福地一期甲类遗存、后岗类型、钓鱼台类型、大司空村类型。
豫西南鄂西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南区,已发现遗址较少,不足百处,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大张庄遗存、下王岗类型、八里岗类型、赵湾类型。
陕晋冀蒙长城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北区,已发现遗址较少,约100多处,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石虎山遗存、王墓山类型、海生不浪类型。
仰韶文化的名词解释及文化类型 相关文章
- 青海旅游必去景点大揭秘!这6个地方不...
- 河南省信阳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
-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
-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
-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
-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河南省三门峡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
- 湖北省黄冈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
-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