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的名词解释及文化类型
更新时间: 2025-04-30 01:23:30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文化,仰韶文化也是其中的一种,而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对仰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本期民族文化带大家了解一下,仰韶文化的名词解释及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的名词解释
仰韶文化也叫彩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距今约六千年,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和中游。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故名。后陆续在西北、华北等地发现多处。其中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发现最有代表性。这时期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渔猎为辅,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
仰韶文化的文化类型
由于仰韶文化内涵丰富,分布地域辽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依据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参照学术界传统看法,将仰韶文化划分为六区、五段、19个类型(或遗存):
在仰韶文化区系中,关中豫西晋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已发现遗址约2000多处,自1921年发掘仰韶村开始至2000年,已开展80年的工作,发掘遗址最多,揭露面积最大,发现遗迹遗物最为丰富,区内有5个文化类型:零口二期遗存、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
甘青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西区,已发现遗址1000处左右,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
豫中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区,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百处,主要分布在郑洛一带,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石固五期遗存、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秦王寨类型。
豫北冀中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北区,发现遗址很少,约100处,其中豫北约30—40处、冀中南约50处左右,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北福地一期甲类遗存、后岗类型、钓鱼台类型、大司空村类型。
豫西南鄂西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南区,已发现遗址较少,不足百处,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大张庄遗存、下王岗类型、八里岗类型、赵湾类型。
陕晋冀蒙长城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北区,已发现遗址较少,约100多处,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石虎山遗存、王墓山类型、海生不浪类型。
仰韶文化的名词解释及文化类型 相关文章
- 全球变暖最新趋势解读:极端天气应对策...
- 极端天气频发的深层原因与气候变化应对...
- 未来几年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气候变化应...
- 极端天气频发:当前全球变暖与气象灾害...
- 全球气候变化未来趋势与应对策略:极端...
- 未来几年气候变化趋势解读:极端天气、...
- 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气候变化的预警信号...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气...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气...
-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的深层影响...
- 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变暖应对策略与气象...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 海南省万宁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海南省琼海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威宁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江口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气象台发布...
-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