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大盂鼎
更新时间: 2025-05-04 04:19:02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遗留下来的文物也是惊赞绝伦,让人叹为观止。很多放在现代也仿不出来的国宝,堪称价值连城,很多文物是国家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之极。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为大家揭晓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大盂鼎。
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大盂鼎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的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赠宝于国
大盂鼎传为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原器出土之初,为岐山豪绅宋金鉴所有。后因家道中落,此鼎被其后人以七百两银子转让到西安。后来,又曾一度为左宗棠所有,数年后为答谢潘祖荫的厚恩,左宗棠以此鼎相赠。此后,大盂鼎便成为潘家的传世之宝,供于苏州潘家大堂。
光阴荏苒,在历经十余年战乱之后,中国解放了。潘家后人见人民政府极为重视对文物的保护,认为只有这样的政府才可托付先人的珍藏。全家商议后,由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执笔,于1951年7月6日写信给华东文化部,希望将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献给国家,同时也希望将两件大鼎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7月26日,文管会派专员在潘家后人的陪同下赴苏州,大鼎得以重见天日。为表彰潘达于的献宝壮举,华东文化部于10月9日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1952年上海博物馆落成,大盂鼎藏入此馆。1959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开馆,上博以大盂鼎等125件馆藏珍品支援。从此大盂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大盂鼎 相关文章
-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成因分析、区域影响...
- 气候变化最新趋势: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气象...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石阡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
-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县气象台发布...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气候变化如何重塑农...
- 气候变化趋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
- 极端天气最新趋势解读:气候变化影响、...
- 广东省清远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气象台发布...
- 重庆市梁平区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