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民间艺术(兰州太平鼓)
更新时间: 2025-08-04 19:32:03
中国的历史文化久远,其流传下来的戏剧文化可谓是琳琅满目,而在我国的西北重镇,就有着太平鼓这么一种戏剧舞蹈,它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经六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兰州太平鼓吧。
兰州太平鼓的起源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相传,明朝大将徐达为统一河山奉命西征,久攻兰州王保保成不克,于是走访民间,从兰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启发,创造了三尺长鼓,让士兵将兵器藏在长鼓中,乔装打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关。百姓欢欣鼓舞,赞美此鼓为“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的发展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形式的形成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太平鼓的形成就是兰州地区部分艺术元素的集中组合。太平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兰州市博物馆收藏着兰州市永登县乐山坪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彩陶鼓,史学界称它为鼓的“鼻祖”。它和今天的太平鼓外形极为相似,被看作是太平鼓的雏形。
兰州太平鼓的风格特色
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径长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擂鼓时,鼓发音低沉而浑厚,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带人、人鼓合一。鼓的上、下、跃、翻、骑、闪、展、腾、挪等打法丰富,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可以说它的打法独领鼓道的风骚。
传承意义
发掘、保护甘肃兰州太平鼓舞,不仅对继承和丰富中国鼓舞文化有积极意义,而且能增进中国古代舞蹈、音乐的学术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兰州太平鼓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活动人数大量减少,年轻的乡村“好家”也不如以前多了。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兰州太平鼓的挖掘、保护、整理和提高。
解读民间艺术(兰州太平鼓) 相关文章
-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气象台发布山洪灾害...
-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气象...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气象台发布...
-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陕西省咸阳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气象...
-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气象台发布山洪灾害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气象台发布...
-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气象...
-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气象...
-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水利局与五寨县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