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现状
更新时间: 2025-08-10 11:29:00
门巴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通用藏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但门巴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类别较多。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门巴族文化中了解关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保护现状如何?
一、门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况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以及墨脱、错那、隆子等县。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门巴族总人口为0.89万人,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
门巴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政府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规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民间文学类
由于没有文字,门巴族的民间文学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因此口承文化非常发达。其主要神话传说有《镇压妖女》、《吉萨格来战妖魔》、《房脊神》,讲述娘江曲、达旺曲和普龙曲的《三兄弟河》、《那嘎湖》,讲述空心母却吉桑姆和猎人冬顿的《却吉桑姆和冬顿》、神奇木匠《皮休嘎木》、《白马兄弟与色》、《色目人镇妖》、《遗留下来的号角》、《马桑尔辛格烈学僧除妖》,颂扬行善积德、鞭挞贪欲的《汤科嘎布当上吉波(国王)》、《她为一袋麝香丧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神话《猴子变人》。门巴族民间文学中还有大量动物故事,比较著名的有《聪明的小鸟》、《野鸡和乌鸦》、《猫喇嘛讲经》、《杜鹃、啄木鸟和斑鸠》等。
门巴族民间叙事诗《太波嘎列》是讲述门巴族牧业始祖太波嘎列的英雄史诗。全诗共分14章,分别是《召唤歌》、《神牛歌》、《引牛歌》、《牧牛歌》、《四美歌》、《四饰歌》、《搭帐篷歌》、《搭灶歌》、《栓狗歌》、《挤奶歌》、《打酥油歌》、《迁徙歌》、《欢歌》、《诵歌》。从人们对太波嘎列的祈求开始,接着叙述了神牛的降生、牵牛、牧牛、搭账篷、修炉灶、拴狗、挤奶、打酥油、迁牧场等,全面而又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门巴族牧业生产的过程。
门巴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现状 相关文章
- 雨季如何用手机拍出清晰的闪电?这些传...
- 阴雨天哪个星座更容易情绪低落?气压变...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气象台发布...
-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气象台...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气象...
-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气象...
-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云南省思茅市江城哈尼族自治县气象台发...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
- 安徽省合肥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
-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气象台发布...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气象...
-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气象台发布大风...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