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大族风采,古代关于家庭礼仪的故事
更新时间: 2025-08-16 21:02:26
家庭礼仪,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遵守家庭礼仪,是家庭和睦的保证,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遵守礼仪的家庭,也多能教育出知书达理的人才。今天的古代故事,就为你整理了几则古代家庭礼仪故事,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遵守礼教的。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中的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孟母断织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丝,见他回来就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当下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了,孟子见此,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丝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而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也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孟子听后大惊,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毫不松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后世有德行的人,都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世家大族风采,古代关于家庭礼仪的故事 相关文章
- 降温5℃该吃啥?气象营养学揭秘3类暖...
- 阴雨天打坐更易入定?科学解析湿度与禅...
- 极端天气如何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看懂这...
- 暴雨天买房要注意什么?这5个防水参数...
- 孩子学习效率下降?可能是湿度超标惹的...
- 气象雷达的精度为什么能达到0.01毫...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气象台...
-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山东省潍坊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江苏省宿迁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
- 河北省邯郸市2025-08-1619...
- 辽宁省铁岭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
-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
- 湖南省永州市2025-08-1619...
-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