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婺剧的发展方式及其保护现状
更新时间: 2025-05-01 08:41:10
这期婺剧文化为我们带来传统婺剧的发展方式及其保护现状,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跟随小编继续来看看吧!
可能感兴趣》》婺剧的流派及其各派艺术特点、代表人物
传统婺剧的发展方式
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保护现状
1956年元旦,浙江婺剧团建立后,即着手抢救、发掘婺剧传统遗产。曾收集、记录了800多个大小剧目和3000余首唱腔、曲牌,整理了婺剧独有的传统脸谱和服装图样,使大量珍贵传统艺术资料得到了保存。同时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黄金印》、《送米记》、《三请梨花》、《雪里梅》、《断桥》、《僧尼会》等许多优秀剧目。
1962年应邀晋京演出时,周、朱、陈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剧场观看,并亲切接见全体演职员。后毛、刘、叶、李、董、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观看了该团演出。
1982年,浙江婺剧团经过改编演出的《西施泪》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并被该厂第五届“小百花”奖评选为最佳戏曲片奖。1985年改编上演的《白蛇前传》更是别开生面,耳目一新,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誉。
近年来剧团曾先后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纪念徽班晋京二百周年1993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1995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新编大型婺剧《昆仑女》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新编大型婺剧《梦断婺江》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
多次赴日本、新加坡、罗马尼亚、美国、法国、奥地利及北京、上海、香港等全国20多个省市演出,受到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李、朱、李、尉等也都在不同时期观看过婺剧演出,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许多优秀婺剧剧目被制成音带、唱片、VCD,远销全国各地并被诸多观众珍藏。
传统婺剧的发展方式及其保护现状 相关文章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气象台发布...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广东省云浮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解析:极端天气、温室...
- 气候变化最新趋势揭秘:极端天气频发背...
- 五一假期前期南方降雨减弱停歇利出行东...
- 全球气候变化未来趋势:极端天气应对策...
-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气象台发...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气象...
-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
-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
- 极端天气频发:解析全球变暖影响与气象...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气候危机:解读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