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北梆子的三大艺术流派的特点
更新时间: 2025-05-03 17:55:30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对北方影响较大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河北梆子的艺术流派是我们了解梆子戏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三大艺术流派的特点。
直隶老派
从河北梆子的形成到兴起,其间曾出现过三个大的艺术流派。一支为直隶老派,一支为山陕派,这两派统称为京梆子。在这两派之后,又产生了一个直隶新派,标志着河北梆子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每种流派都对河北梆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直隶老派,成长于农村,细分起来,还有南北之别,以上海为中心的河北梆子,谓之南派;以京、津为中心,流行于河北、山东以及东北三省的河北梆子,谓之北派。两派比较,南派略弱,北派较强。南派形成的时间,是在清光绪中期,是由北派派生出来的。
直隶老派的特点,包括南北派在内,总的讲是文武兼备,唱做并重,唱文戏的也会演武戏,文武不分,只是不同演员各有侧重而已。在剧目方面很重视革新,河北梆子时装戏的兴起,就是由直隶老派率先搞起来的。北派的唱念,基本上是以直隶语言为基础,留有一些山陕韵味。
演唱上讲究平稳、舒展、刚劲、质朴,尚简练,不尚花哨;而南派的唱念特点,虽然也以直隶语言为基础,但在唱腔上却较多地保留了原系山陕梆子的"二音"假声花腔,并重婉转柔美之趣,这种假声花腔北派演员多不喜用,趋于淘汰。
南派之所以保留了此腔,这与南方群众喜欢听它是分不开的。然而在念白中,却较北派更直隶化,很少有山陕韵味。南北两派尽管有这些区别,两派的共同之处,还是多于不同之处,毕竟都是直隶老派。
山陕派
山陕派主要是由来自山陕的艺人形成的。光绪期间,有较多的山陕梆子艺人(山西人居多)先后拥入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这些艺人为了与直隶老派梆子演员合作演出,同时也是为了博得当地观众的欢迎,在登台献艺之前,必先经过短期的改弦更腔的改造,这种改造,当时谓之“治扭”。山陕艺人唱的这种经过"治扭"的梆子,自然与地道的直隶老派梆子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念白方面仍不免带有浓重的山陕韵味。
浅谈:河北梆子的三大艺术流派的特点 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极端天气预防措施与...
-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解读:极端天气防...
-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气象...
-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气象...
-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气象台...
-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气象台发布...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气象台发布...
-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