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文化解读:绍剧敲头场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8-21 14:13:46
敲头场,这一个传统的代名词,可能一开始看的话并不会很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意思,但是在绍剧文化中,这就是代表着在汉族传统戏剧开始之前,用来敲锣打鼓,招徕观众的一种方式,那么文化解读里会怎样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可能感兴趣》》蒲剧王青丽简介
的笃班及绍兴文戏时期,分文头场、武头场两种,的笃班时期多用前者,绍兴文戏时期多用后者。
文头场用“绍敲”,即用绍剧响器与绍剧锣鼓经,响器有鼓板、大鼓、大钹、大锣、小锣、水镲等,锣鼓经由〔三帽头〕、〔火炮〕、〔水底锣〕、〔吞头〕、〔阴锣〕等组成。武头场用“京敲”,即用京剧响器与京剧锣鼓经,响器有鼓板、京鼓、京锣、大锣、小钹、小锣等,锣鼓经由〔急急风〕、〔走马锣鼓〕、〔冲头〕、〔抽头〕、〔小锤半〕、〔马腿〕、〔水底鱼〕、〔收头〕等组成。两种头场相比,后者更热烈火爆,故称前者为“文”、后者为“武”。由乡村进入城镇剧场后,敲锣打鼓显得噪声太大,乃改用京剧曲牌〔夜深沉〕代替“敲头场”。建国后,剧场艺术日益发展,“敲头场”遂告绝响。
绍剧,中国汉族戏曲剧种。原名“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源于秦腔,1950年定名为绍剧。
绍剧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现为上虞区),流行于绍兴、慈溪、余姚、萧山及其他浙沪一带。
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拥有400多个剧目,最具代表的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等。
绍剧是一种以“【三五七】、【二凡】”为基本唱调的绍兴地方戏剧,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8年6月7日,绍剧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剧文化解读:绍剧敲头场是什么 相关文章
- 阴雨天会影响家居风水吗?揭秘湿度、气...
- 为什么阴雨天孩子的记忆力下降20%?...
- 暴雨天在家追剧伤眼睛?3个气象光学知...
- 暴雨天开车为何总打滑?胎压和花纹深度...
- 阴雨天会影响你的星座运势吗?气象专家...
- 阴雨天为什么总让人情绪低落?从气压变...
-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寒潮来袭!如何用气象数据科学守护宝宝...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气象台发布...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气象...
-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
-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气象台发布...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气...
-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