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仫佬族乐器代表:呜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3:56:30
音乐是古代先民用来表达情绪的一种手段,后来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好的音乐能给人带来听觉上面的享受,说起音乐我们就不得不提乐器,音乐的演奏是离不开乐器的。而乐器的种类又分为许多种,因为文化的不同各地区民族有着不同而独特的乐器。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仫佬族文化看看他们有什么独特的乐器吧。
仡佬族古代的乐器主要是铜鼓。《唐书》载,仡佬人“燕聚则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为乐”。铜鼓在仡佬族历史上,既是礼器,又是乐器,曾非常流行,后因社会剧烈动荡变迁,铜鼓日渐失传,仅有一些有关铜鼓的残俗及传说留存民间。如清末民国初,安顺县湾子寨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家人要将老人扶坐在铜鼓上落气后方行沐浴。平坝大狗场老人咽气时,除扶其坐在铜鼓上,还要用两面铜鼓垫脚。
现在笛子、唢呐是仡佬族常用乐器。传说,最初人们住在山洞里,空闲时,年轻人摘取树叶、砍取竹筒吹出响声自娱。后摸索着在竹管上钻出小孔若干,吹出的声调有高有低,很悦耳,因发出嘀嘀之声,故取名为“笛”。
人们还用草管为哨,树皮作套,套于草管上,吹出琐呐琐呐之音,取名为“唢呐”。仡佬族乐器中最为独特的是“呜哇”。呜哇用二尺长的泡木捅去木芯为筒,筒腰凿出两孔,筒的上端插一竹哨做成。吹奏时口含哨、指按孔,发出呜哇呜哇之声。呜哇只能在秋收结束至正月十五期间间吹奏,春耕起便收藏不用。
仫佬族人民唱歌用汉语小方言“土拐语”。仫佬族民歌可分为随口答、口风和古条。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这是他们历来用以歌唱生产、生活与感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艺术形式。
歌的种类有:“随口答”,是即兴而作的短歌,多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随问随答的对歌,句式有四句或六句,每句都是七言的,也有少数为六字头七字尾,押脚韵;“古条歌”,即为叙事式歌谣。有歌舞,其内容为民间流行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以15-30首为一条组成的长歌,叫“古条”,是民间歌手世代相传下来的。
独特的仫佬族乐器代表:呜哇 相关文章
- 气象数据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效率?这5...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气象台发...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气象...
- 暴雨天房屋漏水会影响风水气场吗?3个...
-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
-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气象台发布...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气象台...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气象台发布...
-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气...
-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台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
-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气象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