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海内外的沧源崖画的造型特点
更新时间: 2025-09-25 08:14:00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有着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沧源崖画。沧源崖画也是沧源的一张名片。多年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沧源崖画仍有很多不解之谜。下面,让我们随佤族文化一起来了解下享誉海内外的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分布于沧源县的勐来乡、糯良乡、勐省镇区域内,1965年至2000年陆续被发现,目前共发现了15个点,崖画分布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15个点共有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共有图形1100多个,画面内容多为狩猎、舞蹈、战争、采集、建筑和村落等。画面布局多采用图解、示意的形式处理空间。图形描绘均作剪影式。画面内容反映了一定的宗教观念,作画的意图和功能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画为暗红色,以赤铁矿粉拌动物的血,用手指或羽毛绘成。
沧源崖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糯良山、班考大山与拱弄山之间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1962年以来,已先后在沧源县中北部的勐来、丁来、满砍、和平、芒阳、勐省等地发现了11个崖画点。这些崖画大都画于离地面数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
沧源崖画的内容主要有人物像、动物像、村落图、狩猎图、祭祀图、舞蹈图等。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态图,古朴、形象、生动。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沧源崖画采用平涂法,手法简练,生动传神。人体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画五官,但四肢却画的姿态多变,动感强烈。通过双臂和双足的种种不同姿态,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动内容。动物也是如此,虽然五官不清,但通过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征,也可以辨认出其种属。
沧源崖画图像多呈赭色。作画的颜料可能是用赤铁矿、虫胶和动物血调制而成的。根据专家们的初步研究分析,这些崖画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地佤族群众一直把它当作神物加以崇拜。
享誉海内外的沧源崖画的造型特点 相关文章
- 江西省上饶市2025-09-2506...
- 河北省沧州市2025-09-2506...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2025-09-...
- 甘肃省庆阳市2025-09-2506...
- 陕西省延安市2025-09-2506...
- 山东省临沂市2025-09-2506...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2025-09-...
- 江西省抚州市2025-09-2506...
- 河北省沧州市2025-09-2506...
- 河南省新乡市2025-09-2506...
- 四川省遂宁市2025-09-2506...
- 山东省济宁市2025-09-2506...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2025-09-...
- 陕西省安康市2025-09-2506...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5-09-2...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2025...
- 安徽省滁州市2025-09-2506...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09-250...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2025...
- 广东省潮州市2025-09-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