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朝鲜族长鼓舞
更新时间: 2025-05-01 16:13:52
每一种舞蹈都有其意义,它代表着民族美,自然美。而朝鲜族文化就向我们展现一种形态万千的长鼓舞,独具朝鲜民族风。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其背后隐藏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宛如他们跳的不是舞蹈,是一种生命的诠释,青春,勇猛与震撼。
朝鲜族长鼓起源于印度细腰鼓,又名“杖鼓”,历史曾流行于中原地区。朝鲜族民间乐器。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朝鲜族长鼓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公元四世纪时,细腰鼓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而后又东传朝鲜。
长鼓为古代细腰鼓的变体。隋唐时期,我中原称长鼓为“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当时虽未有长鼓之名,但实际已用于宫廷九、十部乐的天竺、龟兹、西凉、疏勒、高昌和高丽诸乐中。宋代长鼓以“杖鼓”之名载入史册。宋代《乐书》:“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沈括《梦溪笔谈》:“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日杖鼓,一头以手拊之”。
隋唐时期,我中原称长鼓为“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当时虽未有长鼓之名,但实际已用于九、十部乐的天竺、龟兹、西凉、疏勒、高昌和高丽诸乐。宋代长鼓以“杖鼓”之名载入史册。到了元代,《元史·宴乐之器》对杖鼓记载尤详。《元史·礼乐志》:“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
风格特色
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舞者用鼓鞭(一尺许细长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圆粗,长约尺许的木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后者春持鼓鞭随乐起舞。
您可能还会喜欢:
栩栩如生的布依族勒尤文化
布依族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布依族傩戏
精美绝伦的布依族刺绣文化
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布依族转场舞
惟妙惟肖的朝鲜族长鼓舞 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极端天气防范措施的...
-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气象...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伊吾县气象台...
-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海南省三亚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
-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海南省万宁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
-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全球气候变化未来趋势:极端天气预防与...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
- 辽宁省辽阳市2025-05-0113...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5-05-0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2025-05...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5-05-01...
- 河北省邯郸市2025-05-0113...
- 辽宁省辽阳市2025-0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