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鹰猎文化及精神
更新时间: 2025-05-07 16:09:25
鹰在人们的印象是英勇、勇敢的代表,鹰跟狼一样野性十足,想要征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这么一群族人,他们流传着神奇的鹰猎文化,居然轻易就把这么野性十足的鹰给驯服。那么,你想了解他们的种族文化吗?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纳西族文化吧!
纳西族是生活在滇西北横断山脉中的少数民族,由于偏远和早期的相对封闭,时至今日它从建筑,文字,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给世人乃至世界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游牧民族的后裔,狩猎活动也属于日常生活,所以鹰猎在这里以传统,古老的方式流传下来。
鹰猎是人、猎犬、猎鹰三者结合的狩猎活动,鹰猎人以充沛的精力和体能加之丰富的经验驾驭着猎犬和猎鹰 , 猎犬贯穿着整个鹰猎活动,往往很多人是有了一条优秀的猎犬,而热衷于鹰猎,一条优秀的猎犬正出自于人的引导和长期的鹰猎活动,培训一条优秀的犬需要三年,而它却可以工作十年,猎鹰则是一年一换,一年一训,只有少数在猎季表现优异的鹰才会被笼下来,其余的则在猎季过后放生了。
总的来说,纳西族的鹰猎活动可分为捕鹰、驯鹰、鹰猎、放飞4个部分。
鹰属于迁徙鸟类,每年秋季,产于北方的鹰向南方迁徙,途经丽江的玉龙雪山、老君山等几座大山,山民们便上山捕鹰。凌晨三四点钟捕鹰人就要出发,摸黑爬山来到早先布网的地方,把鸽子拴在竹竿一端,竹竿中间固定一个支点做成杠杆,另一端系一根绳子放于预先搭好的草窝棚中,人藏在其中静静等候。天亮后,捕鹰人透过窝棚静观天空,若有鹰飞临上空就拉动绳子让鸽子扑腾起来吸引它们的注意,鹰飞下捕食时就可收网了。
捕到鹰之后,捕鹰人会将鹰的眼皮缝上,拿到市场上卖。“鹰是一种性情刚猛的动物,对人类的世界很陌生,受到惊吓的鹰可能会性情大变,难以驯服。”鹰猎人李实给我们介绍,驯鹰人将鹰买来后,戴上牛皮手套,将鹰架在手上开始“熬鹰”。“熬鹰”是驯鹰的第一步,将鹰的眼线解开后,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把鹰架在手臂上,哪里人多就带它到哪里去。
纳西族的鹰猎文化及精神 相关文章
-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气象台发布...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气象台发...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气象台发...
-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辽宁省阜新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气象台发布雷...
-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台发...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气象台发布...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