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饮食习惯及饮食风俗
更新时间: 2025-05-01 08:50:00
羌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不但拥有着自己的文字、语言,而且还形成现在这样有着自己特色的饮食习惯与饮食风俗。每当有节日的时候,全寨人都会聚在一起祭拜祖先和天神,当祭拜结束后大家都会一起分享这些祭祀食品。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人口19.82万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秦汉以来,古代羌人中的冉、(马+龙)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已的语言。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这个古老的民族现主要经营农业。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
羌族的禁忌有: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日常食俗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经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将玉米粉放在甑子内蒸成颗粒状,即可当饭食用,有时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
您可能还喜欢:
独具黎族特色的黎族陶瓷文化
苗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动听的苗族音乐文化
苗族巫文化你知道吗?
羌族的饮食习惯及饮食风俗 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极端天气防范措施与...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气象台发布...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广东省云浮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解析:极端天气、温室...
- 气候变化最新趋势揭秘:极端天气频发背...
- 五一假期前期南方降雨减弱停歇利出行东...
- 全球气候变化未来趋势:极端天气应对策...
-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气象台发...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气象...
-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
-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
- 极端天气频发:解析全球变暖影响与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