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歌载舞的壮族歌婆节习俗
更新时间: 2025-08-03 02:20:49
壮族人民自古以来以善唱民歌着称。可爱的人儿们平日里总喜欢哼着小曲,做着劳务。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的形成了载歌载舞的歌婆节习俗。本期壮族文化就为大家介绍壮族歌婆节习俗。这是欢快的一天。
歌婆节是壮族的节日,而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壮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欢”、“西”、“加”、“比”、“抡”等不同称谓。
歌婆节有名“歌圩”,其中又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可形成临时歌圩。
最早有载入汉朝刘向《说苑》的《越人歌》。民间传说,初唐时有个叫刘三姐的着名的壮家民歌手,她的歌声优美,感情充沛,寓意深远,并经常用朴实的语言讴歌劳动的喜悦和甜蜜的爱情,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深受群众的喜爱。同时也招来了财主们的忌恨,他们总想害死刘三姐。一天,趁刘三姐上山砍柴财主派奴才盯住了她。当她顺着山藤往山上爬时,奴才斩断了山藤使刘三姐坠崖身亡。广大壮族人民知道这个不幸消息后人人悲痛欲绝。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遭灾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唱山歌三日三夜———“歌圩”就这样形成了。
“歌圩”又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壮歌人民善于触景生情、托物喻志的手法,所唱山歌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内容涉及劳动、爱情、叙史、述事和诉苦等多方面。形式有“五四四句”和“七言四句”两种;前者称“欢”,后者叫“歌”。除农历三月初三,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可形成临时歌圩。
广西壮族仍然爱唱“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歌词。“歌圩节”已经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载歌载舞的壮族歌婆节习俗 相关文章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气象...
-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
-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深圳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
-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东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气...
-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