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彝族肉食文化
更新时间: 2025-08-06 13:22:51
在彝族文化中有着一个独具特色的肉食文化,彝族中有句谚语叫:“肉是孩子吃的,酒是老人喝的”。他们对吃肉的礼仪是很讲究的,像有客人到的话,客人在饭桌上是不能吃太多肉的,有规定客人最多能吃多少。接下来,小编为你更深入的讲解彝族肉食文化吧。
彝族对“肉”有一套很复杂的态度,如果一个人看见别人家正在宰杀牲畜,他看见了血,他就要等到吃饭时吃上肉,否则认为会得一种怪病(大脖子病)缠身。宰牲畜的主人家一定要邀请这个人到家吃上肉。如果打着了猎物,所有看到这个猎物的人都有份。肉吃多了的人是会被笑话的。到别人家作客,主人家如果杀了猪羊等大家畜,客人最多只能吃三块,每块大约有拳头大小,当地汉语叫拳头为“砣子”,因此称这种做法的肉叫“砣砣肉”。
如果杀的是鸡鸭等家禽,客人则只能吃一块,甚至只喝一点汤,为的是把肉留给主人家的小孩子吃。多吃肉会被认为是丢脸的事情,为人们所不齿。如果一个人要劝另一个人多吃肉,这个人可能会半开玩笑地说:“我又不是汉人,你为什么劝我吃这么多肉?”。在彝族的眼里,汉族在吃肉方面很不讲“礼”,不会照顾别人,特别是照顾小孩子,这是一种偏见,生活中会讲“礼”的汉族朋友是很多的。彝族谚语说:“肉是孩子吃的,酒是老人喝的”。
坨坨肉
在凉山彝族地区的饮食特色食品中,坨坨肉最有名,彝语称“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块块。“坨坨肉”顾名思义,其外观如“坨坨”。彝族是将坨坨肉放在簸箕里,一块肉就有一个拳头大小。彝族人以坨坨肉让人感到了他们的待客的热情和大方,也看到他们粗犷豪放的一面。猪、牛、羊、鸡都可制作坨坨肉,然以仔猪坨坨肉最有名气,一般习惯上“坨坨肉”也是指坨坨猪肉。
彝族有两个重大节日:火把节和彝族年。但是,火把节重在娱乐,许多都杀鸡以示庆贺,坨坨猪肉少。而彝族年是其传统节日,按照凉山彝历,在每年的“蛇月”前后内选择吉日过年。过年从杀过年猪之日起算为3天,但过年活动至少有7天以上。
彝族人民认为,通过过年期间的各种庆祝活动能够达到人寿年丰的目的,过年期间要制各种美味佳肴,尽情享受辛苦一年所得的丰收成果。同时还要开展各种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娱乐和走亲访友等活动,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过年饮食礼俗。在这个时间走入凉山彝区,就会发现家家户户都在吃坨坨肉。
烤小猪
烤小猪,是一道彝族独具特色的风味菜。选用20-30斤重的仔猪,杀后去毛,去内脏并洗净后架在火上翻烤。烤好的小猪,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具体吃法可将小猪切成“砣砣”,抖以佐料食用。也可将整个烤猪放在一个大盘内,另放几碟蘸水或其他佐料,然后各人拿刀,自割自吃。烤小猪肉外脆里嫩,酥香可口,味道鲜美无比。
射地(肉冻)
彝族风味菜,即肉冻。这是彝族地区较为讲究的一种菜肴。它采用猪蹄和肘子制做而成。一般做法是将肉放入锅内煮软后捞起,剔去骨头并将肉宰碎,放上木姜、生姜、花椒等佐料,有的还放橘子皮,或鸡蛋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回锅里煮上一阵,以便使佐料渗入肉中,最后放入木钵内,放上一夜即成。肉冻柔软可口,香味独特,是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食品。
彝族的辣仔鸡
彝族的辣仔鸡,用2斤左右的仔鸡,杀后烤好,将肉宰碎(搅粉碎)后加上,木姜、生姜、辣椒面、花椒等佐料,和冷开水就可以吃了。原汁原味,味道辣而爽口,肉细嫩鲜美,品后余味无穷。要用高山特产的红海椒,深受彝族的喜爱。
你所不知道的彝族肉食文化 相关文章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气象台...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
-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
-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
-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气象台发布...
-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气象台发布...
-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
-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气象台发布...
- 湖北省襄樊市襄州区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气象台发布...
-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