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负盛名的唐山陶瓷文化
更新时间: 2025-08-03 01:16:39
在唐山文化中有一门相当古老的技艺——唐山陶瓷。制瓷技艺流传至今已有近600的历史了。
现如今陶瓷的品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人喜欢使用各种陶瓷器。
本文带你了解唐山陶瓷文化,了解它的起源。
唐山陶瓷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制瓷技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据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
当时只有粗陶,清末始有粗瓷,后来略产细瓷。唐山陶瓷装饰的主要技法是雕金、喷彩、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其主要产品有餐具、茶具、酒具、瓶、盘等日用细瓷和陈设品,共500多种。
品种:产品有餐具、茶具、酒具、瓶、盘等日用细瓷和陈设品,共500多种。装饰方法不断革新,如新彩、喷彩、雕金、雕金加彩、结晶釉等。此外,还有工业瓷、建筑卫生瓷和工艺美术瓷。
特点: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颖、装饰多姿、品种齐全、刻意求新之特色。
陶瓷中国河北省唐山地区生产的陶瓷器。唐山地区煤藏丰富,作为陶瓷器原料的耐火矾土,硬质、软质(可塑)粘土以及石英、长石等无机非金属矿产资源充裕,是理想陶瓷产区。
起源:
明代永乐年间,山西省介休和山东省枣庄等地居民先后移居唐山,带来制缸技术,群集于市区东北的两个地段,利用就地原料和燃料生产缸类产品。两地分别取名为东缸窑和西缸窑。清代光绪年间,开始生产棕釉粗碗,并有施化妆土的灰胎白瓷和少量仿古瓷应市。
以后在近代工业影响下,启新瓷厂、德盛瓷厂及东西缸窑各陶瓷厂先后采用机械设备和新技术。20年代,启新瓷厂开始生产不施化妆土的白瓷,并有各色地砖、瓷砖出口。1935年,卫生瓷开始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40年代唐山陶瓷业衰落,50年代得到恢复,并形成综合性的陶瓷生产体系,进入全国陶瓷大型生产基地行列。日用陶瓷于1956年开始出口。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陶瓷工业全部被摧毁。但在国家和各地支援下,不久生产便得到迅速恢复。1979年唐山瓷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唐山瓷属于K2O-Al2O3-SiO2系列,所使用的原料除本地产的高铝矾土、硬质粘土、软质粘土(紫木节等)、石英、长石外,还有本省及外省出产的高岭土、瓷石等原料,如章村土、宽城土、徐水土、衡水土、大同砂石和镁质原料及海城滑石等。
唐山研制成功两次烧成的骨瓷、白玉瓷。50年代以后生产大型陶瓷产品,如浴盆、电镀槽等。80年代采用了塑性挤压陶瓷器成型方法,试制成功隧道窑微机自控烧成新技术。
唐山陶瓷器装饰技术和风格对北方陶瓷产生较大影响,首创了氢氟酸腐蚀出花纹再填描金色的雕金装饰和用喷枪或喷笔作画的喷彩装饰等。
在中国有上万年的历史,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粘土中加入熟料或砂与之混合,以减少收缩。这些制品的烧成温度变动很大,要依据粘土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的性质与多少而定。
以之制造砖瓦,如气孔率过高,则坯体的抗冻性能不好,过低叉不易挂住砂浆,所以吸水率一般要保持5~15%之间。烧成后坯体的颜色,决定于粘土中着色氧化物的含量和烧成气氛,在氧化焰中烧成多呈黄色或红色,在还原焰中烧成则多呈青色或黑色。
我国建筑材料中的青砖,即是用含有Fe2O3的黄色或红色粘土为原料,在临近止火时用还原焰煅烧,使Fe203还原为FeON成青色,陶器可分为普通陶器(cmmon,pottery)和精陶器(Fineearthenware)两类。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以及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
颇负盛名的唐山陶瓷文化 相关文章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气象台发...
- 广东省深圳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
-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气象台发布...
-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安徽省黄山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
-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气象台发布暴雨...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气象台发布暴雨...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