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剪纸
更新时间: 2025-04-30 04:43:26
中国民族众多,有的分散开来,有的相互融合,使得各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都不同。剪纸这门技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了,由于地域和民俗的不同,因而剪纸也有所不同。安塞剪纸是怎样的呢?本期城市文化为你揭晓。
境内四条川道,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沿河湾的杏子河川以白凤兰、王占兰为代表,剪纸造型简单,意境概括,风格纯朴;高桥、砖窑湾的西河川,以曹佃祥、常振芳为代表,剪纸外形简练古朴,因而内部装饰繁丽,多采用线面结合的手法;化子坪的延河川以胡风莲、余步英为代表,剪纸装饰多以抽象的纹理造型,寓意含蓄;郝家坪至王家湾的坪桥川,剪纸形补古朴,以块为主,和石刻山像的造型颇为近似,古香古色,另外与靖边相邻的乡镇,形象较写实,剪法工细纤巧,类三边风格。
安塞剪纸,在内部装饰上,以随意装饰和意象装饰为主,有时用意象和具象装饰相结合,一般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纺锤纹、菱形纹以及云勾、万字、富贵、砖包城等。剪法上分双铰、单铰和零铰。
双铰,即折铰,剪一些对称图案和局部对称纹饰;单铰,凡不能对称剪的形象,就用单铰。双铰和单铰相结合,是安塞剪纸的传统铰法。零铰,是将一幅剪纸局部形象分开单独剪出,然后在纸上拼成完整的图案。剪纸作者多不画草稿,而是大刀阔斧,剪随心走,信手剪来。
安塞剪纸寄情寓意,颇有讲究。白凤莲说:“古年人剪花都有讲究,有故事,不能瞎铰。”她剪的坐帐花《石榴佛手》意为“九石榴,一佛手,守定娘再不走。”高文莲剪的《喜花》蝶(方言音为扇儿)鱼相戏,“蝶蝶鱼鱼,儿女缠缠”,是儿女多的意思。高如兰剪的《娃娃坐莲花》,有“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之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剪纸 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未来应对策...
- 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变暖应对措施与气象...
- 海南省保亭县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
- 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极端天气事...
- 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频发:成因解析...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气...
-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背后的科学...
- 未来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极端天气预防与...
-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解读:极端天气频发背...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气象台发布...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2...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2...
- 甘肃省白银市2025-04-3001...
-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5-04-300...
- 气候变化最新解读:极端天气的成因与未...
- 2023年极端天气现象解析: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最新解读: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气象台发布...
-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