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西壮族,了解“那”文化
更新时间: 2025-09-25 11:13:20
中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代表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壮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有着许多的文化节日。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壮族文化吧!
“你在哪里?”
“我在那边。”
“那边是哪边?”
“就是那边啊!”
这是几位外地游客在广西百色乡村迷路时的“抓狂通话”。“那边”,实际是当地的一个地名。不仅如此,就在离“那边”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地名——“那里”。这样特别的地名,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广西南宁隆安县“那”文化旅游节上,壮族同胞正在举行隆重的稻神祭。每逢“四月八”农具节,“那”文化圈的壮族同胞纷纷身着民族服装,举行祭祀、游街等活动,用歌舞表达对土地、耕牛等的敬仰感恩之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壮乡广西,类似以“那”冠名的乡镇村落比比皆是。“那”是壮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壮语意为“田”和“峒”,最初指水稻田,后来泛指田地或土地。
作为传统稻作民族,千百年来,壮民族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由此形成以稻作文明为内核的“那”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可以说,几乎每个壮族同胞都有“那”文化情结。
地名里的土地情结
在稻作民族的心目中,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以土地为转移,以农耕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明显的表现便是依田定居,以田论人,用田取名,为田设神。
壮族的村落,多数是依山傍水,面对着田地。以田地“那”标识取地名,便顺理成章。大至县市乡镇,如那坡、那马、那陈;小至村屯弄场,如那王、那绍、那左。据不完全统计,含“那”字的地名,在广西有1200多处。
以“那”命名,依据多是“那”的特点和性质,如那翁(“翁”为壮语音译,下同),即滥泥田;那江,中间的田;那波,泉边的田;那雷,土岭的田;那达,河边的田;那六,水车灌溉的田;那楼,我们的田;那班、那曼、那板,村寨田;那马,养马的田;那昌,工匠的田;那笔,养鸭的田;那怀,养水牛的田……
为这些地方命名的人,是最先开垦这些田的壮族先人,他们约定俗成,无论在何时何处为地方、村寨命名都遵循这一法则,依据着同一模式,即以“那”为冠。
您可能还喜欢:
古老的舞蹈:畲族粑糟舞
瑶族历史的重要史料:瑶族经书
傣族最原始的文化:花腰傣
黎族既有特色又奇葩演奏:鼻箫
走进广西壮族,了解“那”文化 相关文章
-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气象台...
-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
-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
-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气象台发布大风...
-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气...
-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
-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气...
-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海南省三亚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气象...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气象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