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侗族大歌的起源和特点
更新时间: 2025-04-27 06:08:21
谈起歌曲,现在韩流歌曲可以说是席卷全球,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有着超高的人气。我国的多个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去侗族文化探索侗族大歌的起源和特点。
回眸侗族大歌的发展,早在西汉时期,刘向就在《说苑》中,记录了一首《越人歌》。《越人歌》是中国古代使用侗族语言记录的古老民歌。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953年,侗族大歌走出本地,应邀参加贵州省文艺代表团,向全国介绍侗族民间合唱。
“嘎老”,使侗族大歌第一次走出侗乡,登上大雅之堂。黎平县岩洞寨侗族青年歌手吴培信等四人组成的女声大歌队不负所托,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1986年,侗族民间合唱团应邀赴巴黎参加金球艺术节,使侗族大歌第一次跨国界登上世界舞台。迄今,侗族大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之一。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模拟自然。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模拟自然是它的演唱特点之一。
侗族大歌常常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这是侗族大歌演唱的特色,也是产生侗族大歌的自然根源。在侗族的“声音歌”中模拟虫鸣鸟叫的歌腔音型是常见的,如“嘟咕、嘟咕”等这些蝉鸣、布谷鸟的叫声,让你感受到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亲和。
浅述侗族大歌的起源和特点 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趋势解读: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
- 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气象台发布...
- 江西省吉安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气象台发布...
-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未来趋势:全球变...
- 极端天气频发:当前气候变化的深层影响...
- 2023年气候变化应对措施解析:极端...
-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
- 江西省萍乡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气象台发布...
- 极端天气频发原因解析与应对策略:气象...
- 极端天气频发的深层原因与气候变化应对...
- 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