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已久的南京评话文化
更新时间: 2025-10-01 01:51:30
随着最后一个说南京评话老人——孔幼平的离世,南京评话也就失传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南京评话就这样无人继承,不禁让人感到可惜又无奈。可以说南京评话的逝去,使得南京文化失色了不少。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南京评话文化吧。
南京评话亦称“南京评词”、“说书”。据老艺人口述,南京评话起自明末清初的“说善书”,其代表人物为梦明和尚和醒姑。清乾隆年间,南京评话艺人成立了自己的行会组织“三皇会”,创始人为当时人称赵菩萨的“说善书”艺人,后辈艺人皆尊其为祖师爷。相传乾隆南巡时,曾微服书场听其说书,并为之题字:“活龙活现,人皆喜闻。”
南京评话以说为主,辅以表演,书目多为长篇。演出道具颇为简单,仅为折扇一把、醒木一方。清末民初,是南京评话的鼎盛时期,涌现出诸多优秀的评话艺人,最著名的有说《水浒》的李朝云、陈秀山,说《唐宋书》的何锦朝、何锦堂,以及说《三国》的周善之、张鸿儒等。尤其是张鸿儒,不仅说书,更擅“评”书,对书中的人和事,往往有独到见解。
抗战胜利后,南京评话艺人队伍不断扩大,最多时达近百人;演出书目也不断丰富,除传统书目外,又增加《隋唐》、《兴唐》、《征东》、《征西》、《反唐》、《月唐》、《后唐》、《飞龙传》、《包公案》、《狄青传》、《岳传》等10余部长篇评话。其时,夫子庙、鼓楼、下关等处的茶楼书场如雨后春笋,纷纷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南京评话的繁荣。
50年代以后,评话艺人陆续参加了南京市曲艺团和其他专业文艺团体,并创作了《义民册》、《雨花台上红旗飘》等一批新书目。当时名声较著的演员有张幼臣、孔幼平、金少臣、王小瀛等,其中以张幼臣为代表,他将原先以南京土话说书改为使用南京官话,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扩大了听众面,对南京评话的改良发展多有贡献。
失传已久的南京评话文化 相关文章
-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气象台发布雷电...
-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气象台...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气象...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气象台发布雷电...
- 安徽省淮南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
-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气象台发布...
-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