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传统音乐“活化石”:泉州南音
更新时间: 2025-08-12 18:51:03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南曲在汉族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泉州文化吧。
在福建泉州一带,有一种使用四件传统丝竹乐器和一些小打击乐器演奏的古老音乐,这种乐器简陋古朴,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当她们奏起“谱”(器乐曲)和唱起“曲”来,那古远优雅的旋律,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歌声,无不扣人心弦,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而歌唱者严守以泉腔闽南语(或称泉州方言)“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韵的歌声,外地听众如果不看幻灯字幕往往很费解。但这恰恰是消失了1000多年的中原古乐与久远的“河洛语”相融合的遗存,过去被称为“泉州弦管”,今称“泉州南音”。
当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赵沨先生于1985年在泉州组织成立“中国南音学会”时,郑重地宣称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上海音乐学院叶栋先生,生前参照泉州南音琵琶定弦法破译了“敦煌古谱”,可见两者之间有相通之处。“敦煌古谱”只有25首,可惜又被劫去法国,难得一见,而南音“虚谱无词”的器乐曲谱就有12大套,有谱有词的“指套”有36套至48套,散曲多达2000首左右。音调分四个“管门”,108个“滚门”,又保存了唐燕乐〔双调〕〔越调〕、[背双〕的调名和唐教坊的〔拂(谐音作舞)霓裳〕、[杜韦娘〕、〔玉树后庭花〕等等曲名。是一个积淀大量古代音乐信息的宝库。
公元3至6世纪,“泉州南音”随佛教传入中土,其演唱形式是,左边分别为吹尺八(今称洞箫)和拉二弦者(宋以前称奚琴),右边分别为横抱曲项四弦琵琶和三弦者;唱者居中执拍板而歌。这种演唱形式,与汉“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极为相近。而其主要乐器,无不是汉唐的传承,可以与《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刊载的古乐器互为印证。
泉州美称“温陵”,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从晋代“衣冠南渡”和唐宋的三次大移民,以及先后入闽的大量官兵,有一部分就居留在泉州。而宋室南迁,赵匡胤嫡系皇族“南外宗正司”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发展至3000多人。中原来的人群自然把中原音乐带来,把他们的家乡话“河洛语”也带来泉州,而且反客为主成为泉州的主流语言,一直保存至今。来自中原的音乐用“河洛语”演唱,就是“泉州弦管”或称“泉州南音”,而南音又从戏曲中吸取优美的唱段作为它的散曲与套曲。曲与戏的互相依存、互为滋养,便形成了一个兴旺发达的戏曲家族,成为闽南人在漫长农耕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约有5000万讲闽南语的南音文化圈。成为维系海内外闽南人乡音乡情的精神纽带。
汉族传统音乐“活化石”:泉州南音 相关文章
- 寒潮来袭!如何用科学方法守护宝宝娇嫩...
- 古人如何用二十四节气预测天气?揭秘5...
- 潮湿天气会让手机充电变慢?揭秘湿度对...
- 高温天气如何影响演唱会音效?揭秘3大...
- 降温10℃该穿什么?气象专家揭秘3种...
- 潮湿天气如何用除湿机将湿度控制在50...
-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2025-0...
- 上海市青浦区2025-08-1217...
- 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气象台发...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5-08-...
-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河北省保定市2025-08-1217...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气象...
-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5-08...
-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气象台发布强对流橙...
-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河北省廊坊市2025-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