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的北武当庙寺庙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4-29 22:09:38
中国的寺庙都是人们的信仰,而一座高深的寺庙名刹除了当地文化和寺庙文化外,寺庙音乐也是体现一个寺庙正宗的重要依据。在宁夏的北武当寺庙中的音乐也受到了极大关注。本期的宁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关于北武当寺庙音乐的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北武当庙寺庙音乐由于民歌、小调的融入,宫廷音乐的润色,南北佛家的唱腔互渗,形成浓郁的音乐特色。武当庙寺庙音乐的文乐唱谱是用我国古代“工尺谱”的记谱方法记录下来的;而武乐,也是用我国一种古代对打击乐器竖行式的记谱方法记录下来的,又名“渣渣子”,是北武当庙佛教音乐最具价值的部分。
经明末清初理义大法师,清康熙年间心禧老和尚、清末的寂念高僧、续早老法师等历代僧人唱念演奏传承至今,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下来,流传于宁夏全境,内蒙古磴口、甘肃平凉、陕北西部等地区。北武当庙寿佛寺原留存佛教音乐工尺谱八百多首,“渣渣子”谱三百余首,现仅存有师弟子相传的常用曲谱几十首,平罗县佛教协会徐建业会长是“渣渣子”现今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渣渣子”已濒临灭绝,若不予抢救与保护,将会随知者的故去而灭失。
“渣渣子”是我国古代的“工尺谱”之外的一种记谱方式,是用来记录乐曲的节奏、音符、所示法器的种类的一种特殊的记录方法,与简谱、五线谱不同的是它采用竖行记谱方式,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法器。以符号的距离远近表示时值的长短。“渣渣子”与工尺谱结合起来,音阶,又有了音符,便可构成基本的乐谱。演奏时一般是一人一件法器,与唱念、笛笙等乐器合起来,众僧共同演奏、唱念。主要用于祝圣法事、大型集会(如迎大法师、贵宾等)活动。
佛教音乐“渣渣子”的幸存,证明了中国古老的佛教音乐(打击乐)的记谱方法还没有消失。它以其独特的自成体系的记谱方式,证明和记录了北武当庙寿佛寺佛教音乐,对研究佛教音乐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天籁之音的北武当庙寺庙音乐 相关文章
-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极端天气预...
- 最新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极端天气预防措...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气象台...
-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气象台发布...
-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气象...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气象台发布...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气象台发布沙尘...
- 极端天气预警:夏季高温与暴雨频发的原...
- 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长期影响及应对策...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2025-04...
- 重庆市巫山县2025-04-2918...
- 辽宁省盘锦市2025-04-2918...
- 辽宁省盘锦市2025-04-2918...
- 辽宁省盘锦市2025-04-2918...
- 甘肃省张掖市2025-04-2918...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2025-0...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2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