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意义深远的湖北汉川善书文化
更新时间: 2025-08-02 23:39:19
善书是湖北著名的传统文化,它的流行已有将近三百年,它曾经流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善书的表演形式为讲唱结合,传播的思想大多为善恶有报。善书也是我国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期的湖北文化为你带来汉川的善书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善书是一种说唱结合的曲艺曲种。自清乾隆年间形成曲艺形式以来,已有260年的历史,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至今,唯湖北省汉川市的善书艺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曲种。俗称宣讲善书。因艺人常用“未开言来,泪流满面”开场,故民间戏称其为“未开言”。
流传于汉川、天门、沔阳、潜江、孝感、黄陂、云梦、安陆一带,其中以汉川最盛,故又有“汉川善书”之称。善书是一种说唱结合的曲艺曲种。自清乾隆年间形成曲艺形式以来,已有260年的历史,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至今,唯湖北省汉川市的善书艺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曲种。俗称宣讲善书。
因艺人常用“未开言来,泪流满面”开场,故民间戏称其为“未开言”.流传于汉川、天门、沔阳、潜江、孝感、黄陂、云梦、安陆一带,其中以汉川最盛,故又有“汉川善书”之称。汉川善书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日本山口大学教授何部泰记曾于2002年和2004年两度到汉川市文化馆考察汉川善书的讲唱活动,并在日本出版了研究专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川善书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日本山口大学教授何部泰记曾于2002年和2004年两度到汉川市文化馆考察汉川善书的讲唱活动,并在日本出版了研究专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火渺渺,伤人心弦:汉川善书,这一国家级“非遗”,怎样才能不成为绝响?
“大明帝圣谕,昭曰为善阴骘,始行八旗直隶,终却北满。”汉川马口镇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王远爱撰的这幅上联,道出了善书的渊源。善书在清朝乾隆年间形成“说唱结合”的曲艺曲种,起初为传诵皇帝的“最高指示”,逐步演变成宣讲“十全大善”.从皇室专享到民间传唱,从北方源头向南方扩散,在鼎盛、发展、衰落的线路中,善书走过近300个春秋。
历史上,汉川艺人将积善阴德的理念,融入当地楚剧当中,形成大宣腔、小宣腔、欢乐腔、怒斥腔等13种表现形式。在宣讲过程中,通过宣、讲、答、对等,活灵活现表现故事情节,受到群众欢迎。在周边善书逐步消亡的时候,汉川善书一脉独存,并一骑绝尘,与黄陂花鼓,阳逻高跷一起被誉为“湖北三盛”.
80年代中后期,汉川马口、南河一带说书最盛,那里水陆便利,商业繁荣,人气集聚。马口搬运站职工刘德谦创作的《比首案》、《飞歌案》、《双团圆》等名篇,写的都是些破案经历,折射那个时代的印记。那时,马口名气很大的说书人王海元,在白天宣讲过后,晚上点起火把讲夜场,“底下黑压压一片,汉口、汉阳、仙桃等各地近万人来听书。”王远爱见证过善书的辉煌。
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和普及,善书渐渐衰落。艺人宣讲善书,一个故事要讲3到4场,每场3-4个小时;唱腔以哭腔为主,渲染悲凉氛围;宣讲的400多个脚本,主要是清朝或民国时期的故事;新创作的脚本,多半移植于民间传说,或者添加神话色彩。这些,已落后于时代节拍,不适合现代人的文化需求了。
时代意义深远的湖北汉川善书文化 相关文章
- 青海旅游团报价5日游价格大揭秘!绝美...
- 青海旅游环线图最新|此生必去的天空之...
- 暑假青海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大全✨上帝打...
- 西北旅游景点推荐|这些绝美秘境,不去...
- 青海旅行必备物品清单|高原秘境之旅,...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气象台发布...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气象...
-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气象台发布雷...
-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
-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气象台发...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气象台发布...
-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气象...
-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气象台发布...
-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气象台...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