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冬至习俗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25-04-30 21:18:46
节气冬至的来临意味着一年的尾声就将过去,就要开始迎来新的气象,所以这天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南方的福建福州地区自古就流传下来许多有关冬节这天的传统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福州的人民很早就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节正值寒冬,天气总是晴天,所以在冬至到来的前些日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用石磨加工冬至粉(福州方言叫“冬至擦”)的习惯。这种糯米粉一般是按糯米与晚米7:3或8:2比例搭配(视糯米质量好坏而定),磨前用水浸渍3~4天,每天换水,据说只有这样以后煮团团时汤水才不容易糊。
通常在下午把米浆磨好,放在布袋里,上面用石磨压住,经过几小时就基本挤干;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围在一起,把湿的糯米粉瓣成一块块、摊开,放在竹制的簸箕上,利用冬至前的晴天连晒几天,待其干透后,收藏在干燥的器皿中,待来年想吃时取一些出来加工成团团、“拨隆细”(福州方言)、元宵等。
在冬至那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有做“拨隆细”,也叫“米时”,是将煮熟的团团(大的)从锅里捞出后,倒在炒过的黄豆磨的粉、炒过的黑芝麻、白糖等蘸料中来回打滚。因为团团本身没有什么味道,蘸黄豆粉、黑芝麻和白糖的调料后即成了一道甜食。
在福州,冬至和拗九节一样,也是“孝顺节”。民间传说,曾有一名男子上山砍柴,受伤后被母猩猩所救,被逼成亲,后来还生了个儿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儿子哭闹着要母亲,因为母亲喜欢吃“拨隆细”,便在冬至这天,把煮熟的米时(方言读音为“细”)粘在门板上。母亲寻着香味而来,母子团聚。
这个“孝子寻兽母”的故事曾经流传甚广。直到现在,不少福州人在冬至节一早,都会端上一大碗刚刚打滚好的“拨隆细”,和一小锅煮好的团团(咸味的),摆上碗筷,点上香和蜡烛,在祖宗牌位前供奉。
有的家人在冬至前夜还有制作小汤丸(桂圆大小),加入各种香料;在寒冷的冬夜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刚煮好的汤丸,寓意一家团圆。
伴随着冬至的供奉祖宗,在福州还有不少关于冬至的儿歌,如“搓米时齐搓搓,依妈疼依哥,依哥有老婆,依弟单身哥”。
由于冬至期间多为晴天,气候比较干燥,所以也是一年中自家酿造红酒的最佳时机。在冬至前放入坛中可大大减少红酒变酸或长霉菌的可能。
民间就冬至还有一种习俗,即人如果在冬至过后逝世,在写讣告时年龄可以加上一岁,而不必等到来年,尤其逝者年龄在“上寿”节点。
福州冬至习俗有哪些? 相关文章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气候变化:成因、健...
-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
-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
-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
-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
-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
-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
-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气象台发布冰雹橙色...
-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