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程序
更新时间: 2025-08-12 09:18:32
1、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2、乡试。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元代在行省举行,但腹里则分别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四路举行,共17处。考试分两榜,蒙古、色目人榜只试两场,汉人、南人榜试三场。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3、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载,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明代约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录取。清代无定额,每科自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共取96名。各省被录取的名额,以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应殿试。
4、殿试。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5、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程序 相关文章
- 暴雨天为何容易情绪低落?气象学家揭秘...
- 阴雨天手工皮具会发霉?3个温湿度控制...
- 宝宝湿疹反复发作?气象专家揭秘湿度6...
- 青海景点大全景点排名|这些绝美秘境此...
- 梅雨季湿度飙升80%?4招科学防潮让...
- 降温10℃该穿什么?气象面料专家教你...
- 寒潮来袭,教室温度低于18℃会影响孩...
- 古代极端天气如何改变三国战局?揭秘5...
- 寒潮来袭时心率为何容易飙升?3个气象...
- 雨雪天刹车距离竟增加50%?老司机必...
- 全球变暖为何让欧洲冬季更冷?揭秘急流...
- 云南省临沧市2025-08-1206...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08-120...
- 湖北省武汉市2025-08-1206...
- 湖北省武汉市2025-08-1206...
- 湖北省武汉市2025-08-1206...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08-120...
- 江西省南昌市2025-08-1206...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5-08...
- 江苏省镇江市2025-0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