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气形成的原因 梅雨天的成因
更新时间: 2025-08-10 02:52:45
导语:在梅雨天气里,空气是非常潮湿的,人们容易感到身体不适,而且家中的毛巾、衣物、被子等生活用品闻上去是有潮气的。那么,大家清楚梅雨天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梅雨天的成因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雨天气形成的原因
梅雨天气形成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
梅雨的特点
从我国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间,都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大,降水次数多,这时正值江南梅熟季节,所以称为"梅雨"。由于这段时间里多雨阴湿,衣物容易受潮发霉,因此又俗称"霉雨"。
梅雨是一种大范围的大型降水过程,而不是局部的小范围天气现象。我国梅雨主要发生在湖北宜昌以东,北纬26~34度间的江淮流域地区。梅雨结束后,雨带北移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降水量明显减少,晴好天气增多,温度升高,天气酷热,进入盛夏时期。
梅雨的形成与东亚季风活动有密切关系。我国地处中纬度地区,东南靠海,受东亚季风活动影响很大。每年春末夏初,夏季风开始活跃,从海上带来丰沛的水气,空气湿度显著升高。到了6月上旬左右,夏季风势力进一步加强,大量的暖湿气流一直推进到我国江淮流域。这股来自南方海上的暖湿气流与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在江淮流域上空相遇,从而形成了一条基本上呈西南-东北向的狭长降水带。由于这条雨带两侧的冷暖气团的势力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因此,雨带维持时间长,范围大,降水量多。
梅雨天气
梅雨的定义
梅雨是一种自然的气候现象,于每年的6~7月在国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由此此时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而得名“梅雨”。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很大、气温高,导致衣物容易发霉,故而也有人称之为“霉雨”。梅雨季节顾名思义就是在梅子成熟的时候下雨,为什么叫没有呢,其实就是在梅子成熟的时候连续阴雨,有句话叫‘梅子黄时雨’,所以称为梅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梅雨这种情况呢?这就和我们上学时候学的地理有一定的关系了,影响梅雨季节形成主要有暖湿气流影响。
天气湿度过高,太潮湿了,空气里水分大,人的身上都是黏糊糊的,再下一些小雨,人更不舒服,东西还容易发霉,梅雨季节多在南方发生,每年都是雨季的时候,湿度到达最高的时候。 就叫梅雨。梅雨季节来临,梅雨对农业生产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梅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雨季。梅雨对农业生产既有利,也有弊,是利与弊各半的自然降雨季节。
总之,梅雨季节的到来,不能说全是坏处,是弊端,也不可能全是好处。梅雨对农业生产,从客观事实是说,最有利益的一方面,又有灾害性的一面。若是没有梅雨,许多缺水地区的农业生产是无法进行,有了梅雨,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缺水少雨地区的干旱问题,保障了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粮食瓜果蔬菜的丰收。
梅雨对不同区域的农产品影响不同,尤其是在授粉期间的梅雨都农产品产量有极大影响。因此,个人认为梅雨弊大于利。当然,现在的农业已经不是完全靠天吃饭了。在梅雨期间,通过技术手段,做好管理。完全可以减少因为梅雨造成作物的病害或减产。
梅雨天气形成的原因 梅雨天的成因 相关文章
- 青海有木有高原反应?这份超全攻略+避...
- 雨季来临,如何用diy除湿盒守护你的...
- 阴雨天如何用湿度计精准控制手工皮革的...
- 梅雨季湿度飙升70%?专家教你用5招...
-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威宁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大西北有高原反应吗?收好这份攻略,让...
- 黑龙江省鸡西市2025-08-100...
- 江苏省泰州市2025-08-1000...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5-08-10...
- 江苏省盐城市2025-08-1000...
- 为什么气象雷达的探测距离能达到400...
- 安徽省滁州市2025-08-1000...
- 江苏省盐城市2025-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