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更新时间: 2025-08-09 12:45:35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如下: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屈原身后400多年的事了。虽许多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相关文章
- 极端天气如何影响你钱包里的钱?这5个...
- 为什么阴雨天更容易让人情绪低落?揭秘...
- 西北大环线8天行程|此生必去的荒野浪...
- 寒潮来袭时,这5种暖身美食如何用温度...
- 湖北省襄樊市2025-08-0911...
- 湖北省襄樊市2025-08-0911...
- 湖北省襄樊市2025-08-0911...
- 湖北省襄樊市2025-08-0911...
- 湖北省襄樊市2025-08-0911...
- 下雨天打游戏掉帧?湿度对显卡性能的5...
- 湖北省襄樊市2025-08-0911...
- 湖北省襄樊市2025-08-0911...
- 重庆市奉节县2025-08-091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
- 河南省南阳市2025-08-091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2025-08...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5-08-...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2025-08...
-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5-08-091...
- 黑龙江省伊春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