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25-05-10 12:51:08
清明节有扫墓祭祖、踏青、插柳、放飞筝的传统习俗。
1、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
4、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将节气与民俗融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据考古研究,广东英德青塘遗址万年前的墓葬,表明万年前的先民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气象台发布...
-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
-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气象台...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气象台发布大风...
-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气...
- 海南省东方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气象台...
- 辽宁省沈阳市2025-05-1011...
- 河南省安阳市2025-05-1011...
- 江西省宜春市2025-05-1011...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2025-...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20...
- 辽宁省沈阳市2025-05-1011...
- 江西省宜春市2025-05-1011...
- 云南省曲靖市2025-05-1011...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