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习俗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8-14 03:12:11
寒食节的习俗是禁火、拜祖、饮食、插柳、踏青、秋千、蹴球、咏诗、净肠。
1、禁火: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2、拜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寒食节的习俗是什么 相关文章
- 宝宝湿疹反复发作?可能是湿度超标惹的...
- 阴雨天会影响家居风水吗?湿度60%时...
- 台风过境时,战机如何靠气象雷达避开雷...
- 西北最值得去的地方|这5个秘境不去后...
- 雨季穿搭如何兼顾湿度与风度?3个气象...
-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
-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
- 云南省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 福建省厦门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
-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
-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海南省保亭县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辽宁省葫芦岛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 云南省思茅市江城哈尼族自治县气象台发...
- 厄尔尼诺为何让今年全球高温破纪录?揭...
- 降温5℃会让狗狗感冒吗?兽医解析4大...
- 阴雨天会影响家居风水吗?3个气象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