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行政区划
更新时间: 2025-05-01 19:48:13
1、唐朝行政区划,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沿革中比较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较长时期内,唐朝采用了“道州县”三级制,但是“道”的实际权限相互间差异很大,变革繁多,而且其基础往往是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所以这一体系常被称为“虚三级”。
唐朝疆域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到鼎盛到缩减的过程,后期逐渐趋向藩镇割据的分裂状态,行政区划的记载已经非常不完整。但是唐初始设的“道”的概念,仍然影响了之后的宋朝,并成为“路”的原形。
2、唐朝疆域辽阔,初期将郡改称州,长官复称汉朝的刺史,成为一级行政区划,下领县,实行州县两级制。但此时天下已经不是秦朝建国时的三十六郡的规模,州数激增到了三百以上,中央政府管理非常不便,后在州县上增加道这一监察机构。
同时唐朝内外战争频繁,除州、府、县的常规区划外,还有诸多关、军、监等以军事为主的建制。在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建立都护府及下辖的羁縻府州加强管理。到唐朝正式灭亡时,天下已经出现了四十多个道和藩镇,其中大多数由节度使管辖。
3、历史沿革:从汉朝末年开始逐渐成型的州郡县三级制,历经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到隋朝时已经名存实亡。隋先废除了郡,不久又将州改称郡,恢复秦朝的郡县二级制。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按需要设监察性的官吏协助中央监管州级行政区。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进一步分成了十五个道,各道置采访使,仿照西汉的刺史制度,只起监察性的作用。安史之乱后,原本只用于边境地区的节度使制度被广泛用于全国,节度使一般被授予州刺史,于是同时掌握本州甚至邻州的军政权力,而且其辖区也称为“道”,或称“藩镇”,成为有实际权力的一级非正式行政区。
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天下政区已经基本被各节度使、观察使、经略使、防御使瓜分,贞观、开元年间的十道、十五道完全失去了实际意义。到唐朝正式灭亡时,天下已经出现了四十多个道和藩镇,其中大多数是节度使管辖,藩镇割据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唐朝行政区划 相关文章
- 2023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解析极端天...
- 2023年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极端...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气象...
- 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
-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极端天气预防措施与...
- 当前极端天气频发的科学解读与应对策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气象...
-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气...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气...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气象台发布...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泽普县气象台...
- 气候变化未来趋势解读:极端天气预防方...
- 35℃!37℃!大面积30℃+热到发...
- 2023年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极端...
- 河南省信阳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
-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